贷款途中能更换担保人吗
贷款途中,借款人确实可以更换担保人。
1.依据《民法典》的有关规定,贷款期间担保人的更换是被允许的。担保作为一种法律规范,旨在促进债务人履行债务,保障债权人的权利达成。
这一规范基于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,并通过订立担保合同来具体落实。
2.在遵循平等、自愿、公平、诚实信用原则的首要条件下,借款人若需更换担保人,是有法律依据的。
因此,当贷款途中出现需要更换担保人的状况时,借款人可以依法进行操作。
2、更换担保人的详细步骤
找法网提醒,更换担保人的详细步骤如下:
1.提出申请:
借款人需第一向贷款科(或所在管理部、分中心)提出申请,说明更换担保人是什么原因及新担保人的基本状况。经贷款科赞同后,由贷款科向贷款经办银行开具《贷款担保人变更公告书》。
2.签订变更协议:
银行经办职员根据《贷款担保人变更公告书》的内容,公告借款人、新增担保人、原所有担保人,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到银行现场签订《贷款保证人变更协议》。
协议各方需亲自签字并按手印,确保签字齐全后,担保人变更方为有效。
3.修改信息并公告:银行经办职员依据变更内容,修改贷款担保人信息,并公告贷款科变更手续已完成。
4.账户解冻与冻结:贷款科负责解冻被替换担保人的账户,并冻结新增担保人的账户。各委托银行应严格实行以上规定,确保步骤规范,防止因签字虚假引发的合同纠纷。
贷款逾期能否起诉担保人
贷款逾期后,能否起诉担保人取决于担保人承担的责任。
1.一般情况下,假如借款人欠钱不还致使贷款逾期,债权人是有权起诉担保人的。由于担保人具备肯定的连带责任,当借款人没办法偿还债务时,担保人需承担相应的还款责任。
假如担保人拥有还款能力但拒不履行还款义务,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起诉担保人,需要其偿还债务。
2.《民法典》明确指出:
保证担保的范围包含主债权及利息、违约金、损害赔偿金和达成债权的成本。
假如保证合同另有约定,则根据约定实行。
若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约定或约定不清楚,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。
这一规定为贷款逾期后起诉担保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。因此,在贷款逾期的状况下,债权人可以参考担保人的责任状况和法律规定,决定是不是起诉担保人。